左宗棠语录(32句)

发上等愿,结中等缘,享下等福;择高处立,就平处坐,向宽处行。

身无半亩,心忧天下;读破万卷,神交古人 。

穷困潦倒之时,不被人欺;飞黄腾达之日,不被人嫉。

好便宜不可与共财,狐疑者不可与共事。

能受天磨真铁汉,不遭人忌是庸才。

与人共事,要学吃亏。

俗云:终身让畔,不失一段。

读未见书,如得良友;读已见书,如逢故人。

慎交友,勤耕读;笃根本,去浮华。

不为圣贤,便为禽兽;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。

自奉宁过于俭,待人宁过于厚。

一切均从简省,断不可浪用。

此惜福之道,保家之道也。

居家之道,惟崇俭可以长久,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。

境遇休怨我不如人,不如我者尚众;学问休言我胜于人,胜于我者还多 。

行事不可任心,说话不可任口。

做人要心存厚道,凡是要有余不尽。

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,定从烈火中煅来;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,须向薄冰上履过。

天下事,未有不由艰苦中得来,而可大可久者也。

吾人做事,重在尽心竭力,至于成败利钝,付诸不问可也。

事之成败,必视乎精力心思之贯注与否,而不全关乎命运。

创业固难,守成亦不易,须兢兢业业,勿坠家声也。

读书做人,先要立志,想古来圣贤豪杰是我者般年纪时,是何气象?是何学问?是何才干?我既不能比他,便是不长进。

读书要目到、口到、心到。

尔读书不看清字画偏旁,不辨明句读,不记清头尾,是目不到也。

喉、舌、唇、牙、齿五音,并不清晰伶俐,朦胧含糊,听不明白,或多几字,或少几字,只图混过,是口不到也。

经传精义奥旨,初学固不能通,至于大略粗解,原易明白。

稍肯用心体会,一字求一字下落,一句求一句道理,一事求一事原委,虚字审其神气,实字测其义理,自然渐有所悟。

一时思索不得,即请先生解说,一时尚未融释,即将上下文反复推寻,务期了然于心,了然于口,始可放手,是心不到也。

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,余不愿为大官,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。

勤俭自持,习劳习苦,可以处乐,可以处约,此君子也。

富贵家子弟多骄,骄生佚,佚生淫,淫生侈,侈则万事隳矣。

子弟之贤否,六分本于天性,四分由于家教。

教小儿宜严,严气足以平躁气;待小人宜敬,敬心可以化邪心。

世固有虚声盗名之人,然终竟成不得事功,落得个为人指摘而已。

人生必有痴,而后有成。

痴于某一事业,自所不免,然凡事不宜贪,贪则变痴,而反为害矣。

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;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。

一经一史,以经为体,以史为用;一诗一古文,以诗韵性情,以古文见义法。

打仗不慌不忙,先求稳当,次求变化;办事无声无臭,既要老到,又要精明。

为政,首在得人。

爱人之实心,用人之善法,二者缺一不可。

凡仁心之发,必一鼓作气,尽吾力之所能为。

稍有转念,则疑心生,私心亦生。

 

1/3    1 2 3